影响殡葬的社会心理(上)
重庆公墓工作人员说永恒心理即人希望自己永在的一类渴望,它源于人类生命激情的冲动。从哲学逻辑上,生死之间、冥冥之际乃是一个理性不可进入的领域。
重庆公墓之影响殡葬的永恒心理
永恒心理构成整个死亡文化最原始的心理基础,死亡文化的本质“超越死亡”就是这一心理的意识化。在这一心理驱使下,意识进行了定向操作,人类才得以建立死亡文化,以及相应的殡葬操作,以图达到永恒,诸如不死、灵魂不灭、或死后不被忘却,如此等等。继而,永恒心理还构成所有宗教最重要的心理基础。
重庆公墓之影响殡葬的归宿心理
归宿心理就是人们在精神上的一类具有终极倾向的依归需求。殡葬活动中的归宿对死者有两个含义:其一是灵魂的归宿。其二是尸体的归宿。此外,丧主也有一个归宿心理的问题。在丧事中,丧主得到宗族、亲朋、街坊等人的帮助,他感到了温暖,产生了未被抛弃的人际归宿感,这起了人际凝聚、安定人心的作用。此即文化功能主义所说的丧礼的“社会整合功能”。
重庆公墓之影响殡葬的投射心理
投射心理意指人们将自己的一类情感或感受“认定”为对象自身所具有,如我看“那朵云像一只鸟”,就是如此。因系比附手法,故也可称为比附心理。投射心理最早源于原始巫术。殡葬活动中的停柩、选坟地、出殡日、丧礼、服饰、烧纸钱等,统统和投射心理相关。现在的中国人时兴“ 8”,以为这可以带来“发”财之运。这一现代巫术亦是投射心理所致。
重庆陵园工作人员认为殡葬活动中的报恩心理指人们对抚育自己成人的父母(或成就一番事业的尊长)怀有一种欠债式的内疾,而力图予以报偿的心理。丧事中报恩心理的自我形态。此外,丧事中报恩心理还有一类“自他”形态,即丧者家族、邻居人等责成丧家报恩,乃至演成变相的体罚。此时,生者由于畏惧舆论的压力和害怕鬼魂而变得格外驯服。中国民间的孝道和尊崇死者(所谓“死者为大”)的舆论力量是相当强大的。
相关阅读:重庆陵园公墓网之影响殡葬的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