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章,字焕卿,187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县一户贫苦家庭,从小过着“家贫苦无资”的生活。自幼聪颖,6岁人义学,读书过目成诵,博通经史,年15为塾师。
1902年,陶成章在许仲卿的帮助下,去日本留学,他先后就学清华、成城学校,结识了黄兴、杨笃生等著名人物,并与“军国民教育会”会员、浙籍留日学生龚未生相识为莫逆之交,迅速投入沸腾的政治斗争。为了发动革命,陶成章于1903年毅然返国,倾注全力于联络会党,发展革命组织,把整个身心投入到民主革命的道路上。
从1903年至1904年间,陶成章三次徒步潜入台、金、衢、严、处等府,联络各地会党,散发革命书籍,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他曾四次经过杭州,杭州与家乡绍兴只隔一江,但他没有回家。有一次外出联络,时近除夕,魏兰劝他回家度岁,他拒绝说:“幸老父犹健,家计无忧,一至故乡,恐被人情牵累,不能复出矣!”又说:“既以身为国奔走,岂尚能以家系念耶!”后来魏兰在《陶焕卿先生行述》中说:“昔日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岁先生盖四至杭城而不归,其革命意志,实干精神,令人叹服。”经过陶成章等人的努力,原先山堂林立的浙江会党终于在反清革命的目标下逐渐联合起来。
1904年8月陶成章到上海,和黄兴、蔡元培等人共谋武装起义,并决定于11月16日慈禧太后70岁生日,在湘、鄂、闽、浙等省举事。
他随即返回浙江,组织会党武装。由于黄兴等人所组织的长沙起义未及时发动即遭破坏,浙江起义也未实现。
陶成章编写了《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始终不渝地进行反清的民主革命活动。
1904年11月21日,陶成章与蔡元培、龚宝铨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光复会,蔡元培为会长,陶成章担任联络苏、浙、皖、闽、赣五省会党工作的任务,并在浙江、上海、日本、南洋群岛等地发展组织,成为光复会的实际领导者,从此,陶成章真正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1905年9月25日,陶成章又与徐锡麟、龚宝铨等人在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召集金华、处州、绍兴三府所属各县的会党骨干入校,进行军事训练,并规定:凡人校学生都是光复会会员,学校先后培养了600多名革命干部。大通学堂成为当时浙江革命的摇篮和策源地。同年冬,陶成章提出“捐官学习陆军,谋握政权”,实行“中央革命”的策略。因此,陶成章、徐锡麟等五人先后捐官去了日本。
1907年1月4日,陶成章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管浙江学生人会主盟工作。在徐锡麟、秋瑾等策划浙皖起义时候,陶成章又从日本回国,积极参加起义活动。由于缺乏周密的准备,起义失败。但这次起义对清政府的统治则是一个有力的冲击,它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1908年3月,陶成章在东京接替张继主编《民报》,发表了《桑懈遗征》等许多革命文章。同年秋,他穿着单衣坐四等船,用代替煤工劳动作为船资,只身到达爪哇,组织华侨参加革命。接着他赴新加坡任《中兴日报》的记者。当时,《中兴日报》正与保皇党的《南洋总汇报》进行论战,他著文数篇,“痛陈中国不得不革命之理”,驳斥了保皇党反对革命的谬论。在担任缅甸仰光《光华日报》主笔期间,他将自著的《浙案纪略》连续刊载,以浙江革命党人对民主革命而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来鼓励海外华侨的革命热情。
1910年2月,光复会总部重建于日本东京,由章太炎任会长,陶成章任副会长,发展华侨入会,声势大振,许多入会的革命志士,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骨干。1911年2月,黄花岗起义前夕,光复会会员电召陶成章迅速回国以谋响应,他得讯后立即回国,但当他到达上海时,闻悉广州起义失败,不禁痛哭流涕,万分悲愤。他决心在挫折中奋起,重整旗鼓,与尹锐志、尹维俊等人在上海创设《锐进学社》,作为内部的总机关,继续不懈地奔走江、浙之间,号召革命党人策谋再举。为了支持即将普遍爆发的武装起义,他再度去南洋各地募集巨款。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杭州、绍兴等浙江各地先后“光复”,陶成章于同年11月初从南洋回到杭州,极力主张出师南京。接着他又“奔走各处,联络同志”,一面“电饬浙江温、台、处三府添练义勇三营,以为后援”,一面又在上海设立筹饷局,“电告外洋各地机关速汇巨款……以便接济”。陶成章又继续设北伐筹饷局、光复军总司令部,在上海募兵,积极准备北伐。
1912年1月14日,陶成章在上海广慈医院养病之际,遭到暗杀,年仅35岁。陶成章遇害后,孙中山感到莫大惋惜,在悲愤痛悼之际,连续发出许多急电,责令上海都督缉拿凶手,同时严肃而沉痛指出:“陶君抱革命宗旨十余年,奔走运动不遗余力,光复之际,陶君实有巨功”,一生气壮山河。
鲁迅先生称颂“焕卿先生一生,以革命为事”,是“革命的真正实业家”。陶成章遇害后遗体埋葬于杭州凤林寺旁,革命党人又在杭州西湖和绍兴东湖相继建立了陶社,以作永久纪念。1916年2月,孙中山亲自到绍兴东湖祭陶社,又在绍兴成章女校陶公遗像前默哀致敬,并在东湖陶社和成章女校摄影留念。